新车的侧面带有红旗标志性的红色装饰条,后视镜、门把手等位置中规中矩,并没有因为是新能源产品而做出特别的改动。车尾采用的是贯穿式尾灯,下方拥有双边共四出的镀铬尾排,可以提升整个车尾的层次感。
8月23日,鸿海(富士康母公司)董事长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对印度制造iPhone良率只有50%的说法进行了否认,iPhone 16系列的旗舰机型即将在印度投产,看来,富士康也试图消除公众对印度产iPhone质量的担忧。
10天前的8月13日,印度罕见地撤销了对苹果公司高达3亿美元的罚款。网上有评论比较尖刻:原来也有印度割不动的韭菜!
众所周知,近年来苹果公司带动了一场针对印度的投资热,印度股市的指数也节节攀升。难道是印度变了,为了发展本国制造业,也要给苹果一分薄面?或许经济逻辑难以解释这一切,因为对印度会带来更大帮助的中国企业就经常得到恶劣对待。
前段时间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上有篇文章--《拒绝中国的印度经济能繁荣吗?》也引起了我的关注,说印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,颇有点在帮中国说话的味道。
文中提到在泰米尔纳德邦,马恒达集团在总理莫迪“自力更生的印度”政策扶持下,得到迅猛发展。然而,他们动力电池却来自于比亚迪、孚能科技等中国厂商,为配合“自力更生”的要求,马恒达还表态将在印度建立自家的电池厂。
其实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原料药,印度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商品。据统计,去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017亿美元。与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形成鲜明对比的,却是莫迪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强硬立场和严厉审查,即便是他们亟需的电池供应商比亚迪,也难以在印度建厂。
自2020年以来,印度不断加强对中国投资的限制,封禁了TikTok、百度、钉钉在内的50多款中国手机应用,并动用行政和执法手段对中国手机厂商实施打压。
2022年,印度执法局冻结了小米在印度价值约6.76亿美元的资产,为此小米详细说明了每一笔费用的合法性和支付渠道。但是一年后,印度高等法院仍然驳回了小米的上诉,维持了资产冻结的决定。
此外,OPPO、vivo等多家中国手机厂商也相继在印度遭遇税务、关税及合规性调查。看来,印度虽然市场很大,但要在那儿挣钱无异于火中取栗。
印度一言难尽的营商环境,全球公司都有目共睹,不少跨国企业,包括欧美等印度“盟友”也都在印度吃过莫名其妙的亏。
2019年,印度税务部门对Facebook和Google进行了严格的税收审计,以其未在印度设立实体为由,要求补缴数亿美元税款。2020年,印度竞争委员会以反垄断为名对亚马逊和沃尔玛开出了1亿美元的罚单。
苹果也未能幸免,2021年印度以税收与进口政策等方面的问题,对其施以约1.5亿美元的罚款。2023年,印度又因App Store政策对苹果罚款约3亿美元,经过漫长的努力,才最终得以撤销。
有人说中企是因为不熟悉印度法律法规而被罚,但这些科技巨头被罚,证明了印度“想罚你,还愁找不到理由吗”的强硬作风。这次苹果虽暂免于难,但未来在印度是否还会遭遇“杀猪盘”,仍是未知数。
鉴于印度对外国企业一贯不友好的态度,我们认为印度的强国之路注定相当漫长。
虽然,印度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相似之处,例如人力成本低廉、具有较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。但是,中国改革开放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功要素,往往被人们忽略了,那便是政府对外资的宽容与帮助。
上世纪80年代末,松下进入中国时,不仅享受了政策优惠,还得到了包括简化审批、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全方位支持,松下的总裁还受到了高层领导的接见,这些都为松下电器在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政府在面对外资企业因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而产生的违规行为时,也会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。我在1990年代创业时,经常都觉得外资享受了过多优待,对内企有失公平。
但回过头看,外资不仅带来了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,还带动了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。可以说,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起步于当年对外资的开放态度,并在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发扬光大。反观印度,鱼大了就收网的短视做法不可能构建起稳定、可持续的产业生态。
换个角度看,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也确实有不容忽视的“扎堆”现象,涌向某些看似充满机遇的市场,却忽视了当地市场容量以及潜在风险。深入了解当地情况,明确机会与风险,谋定后动、未雨绸缪期货配资软件,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必修课。